辍舂
辍舂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ò chōng1.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汉贾谊《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后以"辍舂"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辨裁
辨裁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cái1.叙事明白﹐剪裁得当。辨﹐通"辩"。语本晋范宁《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杨士勋疏﹕"辩﹐谓说事分明﹐裁﹐谓善能裁断。"
迁董
迁董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dǒng1.汉司马迁和春秋晋史官董狐的并称。
退鹢
退鹢的同义词反义词
tuì yì1.退飞之鹢。语本《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
郑音
郑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yīn1.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逢泽
逢泽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 zé/shì1.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南,古睢水所积。春秋宋地。 2.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开封东南。战国魏地。本逢忌之薮,惠王废以赐民。公元前344年惠王会韩宋卫鲁等诸侯及秦公子于此。《汉书.地理志》作逢池。《水经注》又称百尺陂。上承自今中牟南东流的古鲁沟水。东北流为新沟注入古渠水。唐宋时尚见于记载,今已堙废。
邯郸
邯郸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n dān1.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时,卫地,后属晋。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徙都邯郸。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郸郡。三国﹑魏﹑晋为广平郡,隋开皇中改置县,唐﹑宋﹑金﹑元因之。 2.战国赵都邯郸,因以为赵的代称。 3.指《邯郸曲》。 4.稻粱的一种。 5.复姓。汉有邯郸义。见《通志.氏族三》。
邾郐
邾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kuài1.春秋两小国名。亦以比喻成就不大的人。
郑卫
郑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wèi1.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 2.指郑卫二国的音乐。 3.指《诗经》中郑国﹑卫国的民间歌诗。 4.古称郑卫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郑卫之声
郑卫之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wèi zhī shēng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