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辑
诗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jí1.辑录某个作家或许多作家诗篇的书。前者如《人境庐集外诗辑》﹔后者如清吴灏编的《杭郡诗辑》。
谌容(1936- )
谌容(1936-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róng (1936- )作家。原名陈德容,四川巫山人。女。曾在中央人民广播事业局任音乐编辑、俄语翻译。1973年后任中学教师。1980年起专事创作。著有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短篇小说《褪色的信》、《减去十岁》等。
贾平凹(1953- )
贾平凹(1953- )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 píng āo作家。陕西丹凤人。西北大学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长安》杂志编辑、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满月儿》,长篇小说《商州》,中篇小说《天狗》,短篇小说集《早晨的歌》及散文集《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等。
赖和(1894-1943)
赖和(1894-1943)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i hé/hè/huó/huò/hú (1894-1943)作家。台湾彰化人。台北医学校毕业。曾在厦门行医。1919年回台湾。因反对日本殖民当局,两次被捕入狱。曾任台湾文化协会专务理事、《台湾民报》主编。著有台湾第一篇白话散文《无题》、第一篇白话小说《斗闹热》以及新诗《觉悟的牺牲--寄二林事件的战友》等。有《赖和先生全集》。
赛珍珠
赛珍珠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i zhēn zhū(pearlbuck,1892_1973)美国作家。女。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父母为传教士,自幼随父母侨居中国。1927年回美国。著有长篇小说《大地》、《儿子们》、《分家》等,均取材于中国,但并未正确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曾将中国小说《水浒》译成英文。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
赵超构(1910-1992)
赵超构(1910-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chāo gòu (1910-1992)新闻工作者,作家。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中国公学毕业。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建国后历任《新民晚报》总主笔、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路翎(1923~1994)
路翎(1923~1994)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líng原名徐嗣兴,祖籍安徽省无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少年亡父,故改随母姓,寄居于舅父的封建大家庭中,抗战逃难中接触到苏联著作,开始尝试写作,因写作宣传抗日的《实战日记》而被学校开除,17岁时以短篇小说《“要塞”退出以后——一个青年经纪人底遭遇》受胡风赏识而于文坛初露头角,自此成为三十年代七月派的主力作家。1940年之后曾在矿区生活工作,因此创作了一些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其中《卸煤台下》颇有成......更多
近代诗钞
近代诗钞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dài shī chāo总集名。近人陈衍辑。不分卷。收录清咸丰年间至辛亥革命后的诗人共三百七十家,每家均附小传,对保存晚清诗歌和作家资料有较大的价值。选诗以“同光体”诗派的观点为标准。
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1892~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mò ruò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更多
郭风(1919- )
郭风(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fēng (1919- )作家。福建莆田人。当过教师。后主编《铁鸟之群》、《现代儿童》等杂志。建国后曾任《福建文学》副主编、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福建分会主席。著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早晨的钟声》,童话集《红菇的旅行》,长篇童话诗《月亮的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