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硼散

冰硼散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péng sǎn1.方剂名称。【处方】冰片50g、硼砂(煅)500g、朱砂60g、玄明粉500g。【性状】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用法与用量】吹敷患处,每次少量,一日数次。

冷节

冷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lěng jié1.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

刘海蟾

刘海蟾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hǎi chán1.亦称"刘海"。 2.五代燕山人,名操,字昭远,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一日,道人正阳子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海蟾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海蟾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初吉

初吉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jí1.初时吉利。 2.朔日,即阴历初一日。《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毛"初吉,朔日也。"一说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为"初吉"。见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十二时

十二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shí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言一昼夜,全天。 3.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宋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更多

十五时

十五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wǔ shí1.《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车﹑黄昏﹑定昏。参见"十二时"。

十头

十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tóu/tou1.口语,指每月的十一日到十九日。意为十日出头。

十月朝

十月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yuè zhāo/cháo1.农历十月一日。旧俗为扫墓日。亦称十月一。

四时节

四时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í jié1.谓一日之内有四季的气候变化。

国庆日

国庆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qìng rì1.国家大庆的日子,指国家的建立﹑独立或革命起义等纪念日。有些君主制国家规定在位国王或皇帝的生日为国庆日。我国国庆日是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1617181920 共2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