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měi suǒ bù dá mǐ yà也称“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平原。在亚洲西部。地势低平,海拔平均200米以下。除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大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农业靠河水灌溉,产椰枣、大麦、稻米等。石油资源丰富。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色楞格河

色楞格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sè/shǎi léng gé hé蒙古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源于蒙古杭爱山脉北坡,经俄罗斯注入贝加尔湖。长992千米(蒙古境内593千米),流域面积42.5万平方千米。全年水量充沛,夏秋季尤甚。不冻期间可通航。

蚌埠市(蚌bèng)

蚌埠市(蚌bèng)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ng bù shì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1947年设市。人口71.8万(1995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龙子河、汤和墓等。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

袁纥

袁纥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hé/gē1.我国古代部族名。北魏时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为回纥的祖先。

赣江

赣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gàn jiāng1. 江西省最大河流,注入鄱阳湖,长江中游重要支流,长758公里,流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

辽河

辽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 hé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由源出内蒙古和河北的西辽河与源出吉林的东辽河在辽宁汇合而成,注入渤海的辽东湾。长1390多千米。流域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含沙量高。水量平时较少,但汛期暴雨集中,下游易酿成洪涝灾害。

迦勒底王国

迦勒底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lè/lēi dǐ/de wáng guó又称“新巴比伦王国”。古代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626年,闪米特人的一支迦勒底人占据巴比伦城后建立。与米底王国联合攻灭亚述帝国后,占据两河流域大部。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势力最盛。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

鄂毕河

鄂毕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è bì hé俄罗斯大河。在亚洲北部。由比亚河和卡通河汇合而成,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鄂毕湾。以卡通河为源,长4338千米;若以源于中国境内的支流额尔齐斯河河源起算,全长5410千米。流域面积约299万平方千米。水力资源丰富,干、支流上游建有水电站。绝大部分河段可通航。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 chá hàn/hán guó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军西征,先后征服伏尔加河流域、罗斯各公国,并进入波兰、匈牙利等地。1242年回军,定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建立汗国。因帐顶为金色,又称“金帐汗国”。统治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北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罗斯各公国都为它的臣属。15世纪分裂为几个汗国。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独立。1502年灭亡。

金沙萨

金沙萨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shā/shà sà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502万(1995年)。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有纺织、食品、造船等工业。水运枢纽,扎伊尔河流域绝大部分农产品在此集散。有国际航空站。市内有国际贸易中心、人民宫、卢蒙巴纪念碑等雄伟建筑。旅游胜地。
1617181920 共2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