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录额真

牛录额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ú lù é zhēn1.清代八旗基层组织牛录的统领官。清太宗天聪八年改名"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改称"佐领"。额真,满语"主子"的意思;章京,汉语"将军"的满语译还音。

畬族

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 zú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古称"輋人"或"畬民"。人口36.8万(1982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八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

盲文读物

盲文读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ng wén dú wù用盲字符号拼写语言文字的出版物。书页上用隆起圆点供盲人摸读。世界各国多采用法国人布莱尔设计的盲字。中国于1952年起采用黄乃提出的《汉语盲字新方案》的盲字。

者也之乎

者也之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ě yě zhī hū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译话

译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huà1.闲话。 2.由古汉语译成的现代语体。

调类

调类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o/diào lèi有声调的语言中声调的类别。古汉语的调类有四个,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的调类有五个,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闽南话

闽南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n nán/nā huà1.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分布于福建省南部﹑台湾省大部﹑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及海南省的一部分。海外华侨也很多说闽南话。

音节

音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jié在语言的一连串音素中,每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即是一个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汉语一个汉字字音就是一个音节。

魏孝文帝改革

魏孝文帝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xiào wén dì gǎi gé/jí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1617 共1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