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团委的同义词反义词
tuán wěi“团的基层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或三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团员超过一百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团委。团委下设若干总支或支部。

国邸

国邸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dǐ1.汉诸侯王为朝觐而在京城设立的住所。

国际年

国际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nián为了在全世界各国推动某项有利于公众的活动,联合国大会指定某年或某几年为该项活动的活动年。联合国要设立专门委员会贯彻执行,也要求各国成立相应机构。现已实施的有:1970年的国际教育年;1975-1984年的国际妇女年;1979年的国际儿童年;1981-1990年的国际残疾人年;1985年的世界青年年;1986年的世界和平年等。

在野内阁

在野内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i yě nèi/nà gé1.即影子内阁。资产阶级在野党为争夺政权,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结构预先组织上台执政的班子。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在野内阁的各部"大臣"各就有关方面发言。1907年英国保守党首先设立。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céng qún zhòng xìng zì zhì zǔ zhī在中国,指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中的村民委员会。按居民(村民)居住地区设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大理院

大理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ǐ yuàn1.清朝末年设立的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不服高等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判决的案件。北洋军阀政府沿用。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

大良造

大良造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iáng zào1.官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

大行政区

大行政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íng zhèng qū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太学

太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xué中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汉武帝时开始设立。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太社

太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è1.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
1617181920 共2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