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试

武会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uì/kuài shì1.明清时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武科考试。

武庙

武庙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miào1.唐至元称奉祀吕望的庙。明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帝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

武秀才

武秀才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xiù cái1.明清时代武生员的俗称。

比部

比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 bù1.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隋﹑唐﹑宋属刑部。元以后废。其长官﹐三国魏以下为比部曹﹐隋初为比部侍郎﹐后改称比部郎;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原掌稽核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新唐书.百官志一》。 2.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汉缺

汉缺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quē1.清时由汉人专任的官位。

演义

演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 yì①阐述义理并加以引申: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②旧时长篇小说的一种。一般根据历史传纪铺叙引申,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盛行于明、清时期。著名的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

火耗

火耗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hào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

理命

理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mìng1.谓敬事天命。 2.即治命。谓人临终而神志清明时的遗命,与神智不清时的"乱命"相对。唐时避高宗李治之讳,改作"理命"。

瓦剌

瓦剌的同义词反义词
wǎ/wà là/lá明时总称西部蒙古各部,活动于鞑靼以西地区。也先任首领时曾统一蒙古各部,势力强盛,多次进攻明朝,土木之变曾俘获明英宗。后因内讧势衰。清时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

番役

番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pān yì1.轮番服役。 2.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
1617181920 共2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