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pī pàn xiàn shí zhǔ yì欧洲19世纪30年代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以及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文化生活出版社

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huà/huā shēng huó chū bǎn shè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章绝唱

文章绝唱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zhāng jué chàng绝唱:指文艺创作所达到的空前造诣。形容文艺作品绝妙无比。

新文化

新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wén huà/huā1.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bìng shēn yīn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有血有肉

有血有肉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xuè yǒu ròu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lái zhǔ yì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朱自清(1898-1948)

朱自清(1898-1948)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zì qīng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加文学研究会。1922年参与组织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1931年留学英国。回国后编辑《文学季刊》杂志。1948年曾参加拒绝美援面粉宣言的签名活动。著有长诗《毁灭》,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朱自清全集》。

李瑛(1926- )

李瑛(1926- )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yīng (1926- )诗人。河北丰润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新华社记者、《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诗集《战场上的节日》、《静静的哨所》、《红柳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等。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cháng/zhǎng zhī(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更多
1617181920 共2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