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树
司马树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mǎ shù1.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司马门
司马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mǎ mén1.官署或营寨的外门。 2.皇宫的外门。 3.帝王陵寝的外门。 4.指金陵建业宫的大司马门。
听履
听履的同义词反义词
tīng lǚ1.语本《汉书.郑崇传》:"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遂以"听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
大司徒
大司徒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tú1.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
大司空
大司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ī kōng1.官名。春秋晋有大司空﹐主司土木。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时曾复旧称﹐后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东汉以后但称司空。明清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太尉
太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wèi/yù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后成为对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废止。
衔图
衔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n tú1.《春秋合诚图》:"黄帝游玄扈雒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凰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又《尚书中候握河纪》:"尧即政七十年仲月甲日至于稷,沈璧于河,青云起,回风摇落,龙衔马图,赤文緑色,自河而出,临坛而止,吐甲回遰。甲似龟,广九尺,有文,言虞﹑夏﹑商﹑周﹑秦﹑汉之事,帝乃写其文藏之东序。"后以"衔图"为仁君在位之典。 2.衔环图报。
霍光(?-前68)
霍光(?-前68)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ò guāng (?-qián 68)西汉大臣。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武帝临终时,被任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与金日(石单)等同受遗诏,辅佐年幼的昭帝。昭帝死后,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即废,又迎立宣帝。前后执政二十年。
六卿
槐疎
槐疎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i shū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仲文后为东阳,愈愤怨,乃与桓胤谋反,遂伏诛。"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