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
北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iāng珠江北支。源于江西南部。干流自韶关南下穿越广东中部,至三水以西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与西江水系河道交错。干流于蕉门入海。长约468千米。航运价值较大。
匡俗山
匡俗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g sú shān1.江西庐山的别名。
匡山
匡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g shān1.山名。即江西省的庐山。 2.山名。在四川省江油县西,亦名大匡山﹑大康山。 3.山名。在浙江省龙泉县。此山四旁奋起,而中部低下,状如箕匡,故名。
匡岳
匡岳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g yuè亦作“匡嶽”。江西 庐山 的别称。
匡庐
匡庐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g lú1.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匡阜
匡阜的同义词反义词
kuāng fù1.江西庐山的别称。
十八省
十八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bā shěng1.清康熙时分长城以南行政区为十八省,即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后沿用为中国内地的代称。
十道
十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dào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 2.十个行政区域。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元代江南行台所辖十道:江东建康道﹑江西湖东道﹑江南浙西道﹑浙东海右道﹑江南湖北道﹑岭北湖南道﹑岭南广西道﹑海北广东道﹑海北海南道﹑福建闽海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华东
华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huà/huā dōng指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七省和上海市。
南唐
南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táng1.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国号唐,史称南唐。曾灭闽﹑楚,极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地区。97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三主,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