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

撒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sǎ dàn希伯来文s·ta·n的音译,一译“沙殚”,意为“抵挡”。基督教对专事抵挡上帝,并与上帝为敌者的称呼。与《圣经》故事中的魔鬼同义。谓原由上帝所造的使者,后妄想与上帝比高下而被贬堕落。

撒羹

撒羹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sǎ gēng1.日语sakana的音译。佐酒菜肴。

播罗丝

播罗丝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luó sī1.胡桃的梵语音译。

支提

支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tí/dī/dǐ1.梵语caitya(巴利语cetiya)的音译。也译作"制底"﹑"制多"等。原义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积聚而成的纪念物。亦为塔﹑刹的别名。

檀越

檀越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yuè1.梵语D?napati的音译。施主。

檀那

檀那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nà/nǎ/nèi/nā1.亦作"檀?"。 2.梵语d?na的音译。施主。 3.梵语d?na的音译。布施。

札撒

札撒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á sā/sǎ1.蒙语的音译。意为法令。《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亦有"法律"﹑"条例"﹑"政治"等义。南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蒙古部始有札撒。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后,渐趋完备,设专人执掌,立"青册",以畏兀儿字记蒙古语,逐渐演变为成文法,称"札撒大典"。每逢新汗即位﹑诸王集会﹑军队调动等国家大事,均聚众颁读,按律遵行。在现代蒙古语中,此词只有"政权"﹑"政务"﹑"政府"等义。

札萨克

札萨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á sà kè1.蒙语的音译。源出"札撒"一词,意为"支配者"﹑"尊长"。清代蒙古地区旗长的称呼。内属蒙古各旗一般不设,外藩蒙古各旗由清政府就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解放后只保留旗的称谓,相当于县,取消札萨克,设旗长。

根钵子

根钵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n bō zǐ1.英语gun-boat的音译。小炮艇。

殑伽

殑伽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g/jìng qié/jiā/gā1.梵文的音译。古印度河名,即今恒河。
1617181920 共3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