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
凡尔赛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ěr sài法国巴黎的卫星城。在巴黎西南15千米。人口9.4万(1975年)。曾为法国贵族云集之地和法兰西王朝首府。旅游胜地,有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ěr sài hé yuē1919年6月在巴黎和会上由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同战败国德国签订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约。规定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其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由英、法、日三国瓜分,支付巨额赔款,限制军备。和约无理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ěr sài gōng法国封建时代帝王的王宫。在巴黎市西南凡尔赛市。原为法国国王的猎庄,16世纪改为行宫,17世纪下半叶经改建和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占地111万平方米。由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组成。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其宏大气派和奢侈华丽,曾为当时欧洲王室所模仿。1837年起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è nà/nǎ/nèi/nā hú de gù shì法国中世纪讽刺长诗。根据民间寓言提炼而成。约形成于12-13世纪。共二十七篇,前后连贯但又相对独立。诗中以动物代表各阶层人物。通过描写象征市民的狐狸列那欺骗强者,凌辱弱者,与势均力敌者勾心斗角,甚至向最高统治者挑战,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刘半农(1891-1934)
刘半农(1891-1934)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bàn nóng (1891-1934)诗人,语言学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以及《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
勒沙特列原理
勒沙特列原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lēi shā/shà tè liè yuán lǐ若平衡体系受到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的影响,平衡就向能消除这种影响的方向移动的规则。由法国科学家勒沙特列首先提出,故名。如合成氨反应(n_2+3h_22nh_3)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平衡就向生成nh_3的方向移动。因这样可减少分子数目,从而降低压强,以此来消除压强的增大。
卢梭
史里芬计划
史里芬计划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lǐ fēn jì huá/huà德国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制定的战略计划。1905年由德军参谋总长史里芬制定。其中心是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期内先击败西方的法国,再全力进攻东方的俄国,力争在三四个月中结束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基本上采取这一战略方针,但最终都告失败。
合作主义
合作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zuò zhǔ yì企图通过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倡导人为法国季特和英国比阿特里斯·维伯。他们幻想通过发展合作社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使资本主义“自行灭亡”,“和平建立”社会主义。
吉伦特派
吉伦特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ún tè pài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因成员多来自吉伦特省而得名。初也属雅各宾俱乐部。1792-1793年曾两次当政。1792年10月从雅各宾俱乐部分离出去。后因反对革命深入发展,1793年6月被巴黎人民起义推翻。雅各宾专政时期遭镇压,残余分子成为热月党人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