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一条痕
一棒一条痕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bàng yī tiáo hén本为佛教禅宗习用语。后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
一沤
一沤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òu/ōu1.一个水泡。佛教用以喻无常生灭。
一法
一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fǎ1.统一的法令。 2.指专一地行法。 3.越发;更加。 4.一种方法。 5.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
一滴禅
一滴禅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dī chán/shàn1.佛教禅宗谓从一句﹑一事﹑一境中触机悟道。语本宋本觉《释氏通鉴·韶国师》:"问:'如何是曹溪一滴水?'眼曰:'是曹溪一滴水。'韶闻乃大悟,平生疑滞,涣若冰释。"
一百八
一百八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bǎi bā1.佛教习用之数。佛教认为人生之烦恼凡一百零八种,为去除烦恼,故贯珠一百八颗,念佛一百八遍,叩钟一百八下等。
一缕不挂
一缕不挂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lǚ bù guà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赤身裸体。
一花五叶
一花五叶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huā wǔ yè一花:佛教传入我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称“一花”;五叶:佛教发展演变的五个流派。指佛教的宗派。
一藏
一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cáng/zàng1.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 2.指一部藏经。
一阐提
一阐提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chǎn tí/dī/dǐ1.佛教名词。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迦",略称"阐提"。意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东晋竺道生则谓一阐提也可成佛。
七众
七众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hòng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