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jiǔ lù jūn1.国民党军队。总指挥蒋光鼐,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延锴。1930年冬和1931年在江西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在上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随后,被调到福建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其领导人鉴于民族危机严重,内战没有出路,于1933年11月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不久,在蒋介石进攻下失败。
卡特尔
卡特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kǎ tè ěr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者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 。[法cartel]
历数
历数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shù/shǔ/shuò一个一个地举出来:~敌人的罪行 ㄧ当面~对方违反协定的事实。
商务参赞
商务参赞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wù cān/shēn zàn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经济贸易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经济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的经济、贸易情况,准备贸易协定的签订和监督其执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fù xīng kāi fā yín háng也称“世界银行”。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建立的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1945年12月成立,1946年6月开始营业。行址在华盛顿。其宗旨是: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的方式,协助成员国解决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需的建设资金。贷款对象仅限于成员国政府,或经过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慕尼黑
慕尼黑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ní hēi德国南部重要城市。人口128.4万(1983年)。欧洲古城,艺术和文化中心。啤酒酿造业闻名于世。电子、电机与精密机械制造业重要。市内多古建筑,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1938年9月英、法同德、意法西斯首领在此签订《慕尼黑协定》。
战争状态
战争状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zhēng zhuàng tài交战国之间的敌对状态。一旦进入战争状态,交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经济贸易等关系即告断绝,原签订的协议也告中止。双方将撤回外交人员和侨民。战争状态通常以签订停战或和平协定而告结束,也有战胜国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状态的。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fǎ zhàn zhēng1870-1871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连遭失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国防政府。不久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1月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5月10日,双方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结束。
满洲国
满洲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n zhōu guó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制造的傀儡政权。1932年3月在长春成立。清朝废帝溥仪被扶为执政,年号“大同”。9月和日本政府签订《日满协定书》,使日本操纵了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大权,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34年3月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被摧毁。
苏台德事件
苏台德事件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tái/tāi dé shì jiàn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西北边境苏台德区的事件。这一地区居民多为日耳曼人,在德国挑动下,当地德意志党不断进行反政府活动,要求“自治”,希特勒乘机干涉,并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9月,英、法为自身利益,同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苏台德区遂为德国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