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七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lǜ“七言律诗”的简称。见“七言诗”。
七言律
七言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án lǜ1.见"七言律诗"。
五律
五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ǜ“五言律诗”的简称。见“五言诗”。
借春对
借春对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è chūn duì1.律诗通常第三﹑四句对偶,而第一﹑二句则散偶不拘。如果第一﹑二句对偶,而第三﹑四句反为散句,则首联即谓之"借春对"。如唐李白《送友人》诗前四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即其例。参见"偷春体"。
偏枯对
偏枯对的同义词反义词
piān kū duì1.指律诗对句字面相对而实际有偏失。如:"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前一联是以一物对二物,后一联是以二物对一物,故称偏枯对。详宋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偏枯对》。
八病
六才子书
六才子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cái zǐ shū1.清金圣叹以《庄子》﹑《离骚》﹑《史记》﹑杜甫律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并加评订。其《序》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2.指王实甫《西厢记》。在"六才子书"中﹐《水浒传》居第五﹐《西厢记》居第六﹐故名。
六韵诗
六韵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yùn shī1.律诗的一种。多为五言。六韵十二句。科举时代特指试帖诗。
四实
四实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í1.旧指妇女孝友﹑柔谦﹑外和﹑内敏四德。 2.指近体律诗中,颔联和颈联皆写实在景物的情况。
嫌韵
嫌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n yùn1.即出韵。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