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1852-1924)
林纾(1852-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shū (1852-1924)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早年参加戊戌变法,后思想转向保守,晚年反对新文化运动。曾依靠他人口述,用古文译出《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一百八十余种。有《畏庐文集》等。
梅兰芳(1894-1961)
梅兰芳(1894-1961)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lán fāng (1894-1961)京剧演员。字畹华,江苏泰州人。出身京剧世家。八岁学戏,演旦脚。1908年搭喜连成班演出。对京剧旦脚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等都有创造和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曾任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副主席。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和《舞台生活四十年》。
程砚秋
程砚秋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yàn qiū(1904-1958)京剧演员。原名承麟,曾名艳秋,号玉霜,生于北京。满族。六岁学艺,演青衣。曾拜梅兰芳为师,又受教于王瑶卿,形成低回婉转的唱腔和形神兼备的表演风格,世称“程派”。代表剧目有《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等。中年后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
空山灵雨
空山灵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kōng/kòng/kǒng shān líng yǔ/yù散文集。许地山作。1925年出版。共收散文四十四篇。作品笔调新颖,感情朴实,富有哲理性。其中《心有事》、《光底死》、《债》、《银翎底使命》,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落花生》、《暗途》赞美了献身精神。
补处
补处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chù1.佛教语。前佛既灭后,菩萨成佛而补其位之称。亦指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子长﹑子云,自叙元系,则云补处,仰嗣释迦。"《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受灌顶职位,为法王孙,居兜率施天,是生补处。"清龚自珍《助刊圆觉经略疏愿文》:"命终之后,三人相见于莲邦,乃至一生补处。"后用以借指补官。 2.指曾经到过的地方。
跋语
跋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 yǔ1.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陈染
中谢
中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xiè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 2.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3.古代臣子上谢表,例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一类的套语,表示谦恭。后人编印文集往往从略,而旁注"中谢"二字。
丽尼(1909.11.4~1968.8.3)
丽尼(1909.11.4~1968.8.3)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lí ní(1909.11.4~1968.8.3)原名郭安仁,生于湖北孝感。1930年前后到福建,先后担任《泉州日报》副刊编辑.晋江黎明高中英语教师,后又辗转去武汉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与巴金等人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黄昏之献》。抗战时期先后在福建、四川等地中学、大学教书,担任过重庆相辉大学中文系教授。此时,出版了散文集《鹰之歌》和《白夜》。1950年,担任武汉中南人......更多
九老会
九老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lǎo huì/kuài1.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有九老之会。 2.宋李昉罢相,居京师,思继白居易九老之会,与宋琪﹑杨徽之﹑魏丕﹑李运﹑朱昂﹑武允成﹑张好问﹑释赞宁等亦作九老会。见宋王禹偁《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