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发

三分发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fēn/fèn fā/fà1.南朝宋时流行于民间妇女中的一种发式。

侨民

侨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mín1.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 2.泛指寄居外乡的人。 3.今称侨居外国而保留本国国籍的人。

冰凘

冰凘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sī1.亦作"冰澌"。 2.解冻时流动的冰。 3.冰棱。

南戏

南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xì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乐上以南曲为主。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参军戏

参军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jūn xì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艺术。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因一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命一艺人扮成参军,另一艺人从旁戏弄,由此成为表演形式。被戏弄的称“参军”,戏弄他的称“苍鹘”,两个脚色作滑稽对话和表演。晚唐时,发展为多人演出,并有女脚出场。宋代也称“杂剧”。

口气

口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u qì①说话的气势:他的~真不小。②言外之意;口风:探探他的~ㄧ听他的~,好像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严肃的~ㄧ诙谐的~ㄧ埋怨的~。

太学体

太学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xué tǐ/tī/bèn1.宋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

子母相权

子母相权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mǔ xiāng/xiàng quán1.古代有关货币本位与流通的理论。谓同时流通的两种货币,可以用一种为标准确定对另一种的交换率。最早作系统阐述者为东周单旗。见《国语·周语下》。 2.谓经商取利或放债取息。

撷子髻

撷子髻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zǐ jì1.晋时流行的妇女发髻名。

时体

时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tǐ/tī/bèn1.当时流行的文体。
12345 共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