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镜

汉镜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jìng1.汉代的铜镜。汉镜有圆形﹑方形。纽多作半球形。正面磨光,背面铸有几何形图案或神人禽兽等。东汉中期,出现浮雕的画像,造形精美。

沓出

沓出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dá chū1.纷繁出现。

沙暴

沙暴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 bào又称“尘暴”。大量尘沙被风吹起而使空气混浊、天色昏黄的现象。主要由冷空气南下时,阵风或大风卷扬尘沙所致。常见于中国北方的春季。出现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在新疆南部和河西走廊的强沙暴,有时水平能见度接近于零,这时白昼如同黑夜,当地人称为“黑风”。

河出图

河出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chū tú1.黄河出现河图。《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以"河出图"为吉祥的征兆。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tú luò shū1.亦作"河图雒书"。 2.古代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及《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黄河。洛﹐洛水。据汉儒孔安国﹑刘歆等解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见《书.顾命》﹑《洪范》之孔......更多

泄风

泄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è/yì fēng1.泄漏消息。 2.中医病症名。指风邪久入腠理间,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 3.中医病症名。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

浮沈

浮沈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shěn/chén1.亦作"浮沉"。 2.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 3.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4.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 5.喻升降﹑盛衰﹑得失。 6.埋没;沉沦。 7.出现和消失。 8.指书信未送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羡作豫章郡太守。临去﹐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后称书信未送到为"浮沈"。

海冰

海冰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bīng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shì shèn lóu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海陆风

海陆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lù/liù fēng在滨海地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由于海陆表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白天,陆面增热比海面快,故在近地层产生由海面吹向陆面的向岸风,称为“海风”。夜间,陆面冷却比海面快,出现由陆面吹向海面的离岸风,称为“陆风”。
3132333435 共8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