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木
任木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n/rén mù1.古代车箱下面支撑木的通称。 2.泛指用以支撑的木头。
会朝
会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kuài zhāo/cháo1.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 2.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
会盟
会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kuài méng1.古代诸侯相会结盟。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2.指两个政权间友好盟会。如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有"唐蕃会盟碑"﹐为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墀祖德赞为纪念唐蕃会盟而立。
伦理
伦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n lǐ①事物的条理:乐者,通伦理者也。也指有条理地安排部署:族大费广,生事未成,伦理颇亦劳心。②中国古代原指音乐的条理。后用来比喻封建社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各类等级尊卑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其义与人伦一词相同。“伦理”与“道德”一词有时通用,如“伦理关系”即“道德关系”。
伦理学
伦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n lǐ xué也称“道德哲学”、“道德科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借用日本的译法,把英文ethics译作伦理学,成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在中国古代,曾产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派伦理学说。在西方,则有快乐主义、禁欲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伦理学说。这些学说都离开社会经济基础去考察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伯俞
伯俞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ú1.亦作"伯瑜"。 2.汉代人,姓韩。古代有名的孝子。
佉仓
佉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 cāng1.佉卢仓颉的并称。二人均为古代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因用以借指古文字。
佉卢文字
佉卢文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 lú wén zì1.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横书左行。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后因受梵书排挤逐渐绝迹。我国古代在新疆的于阗鄯善一带也曾使用。佛教传说为佉卢虱咤所创。
余子
余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zǐ1.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余子"。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 4.犹后代。 5.官名。 6.其馀的人。 7.谓劫馀之人。
佩刀
佩刀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i dāo1.佩在腰间的刀。古代男子服饰之一,佩之以示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