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

矛盾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dùn lùn/lún毛泽东作于1937年8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总结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危害革命的教训,提出并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一系列相对完整的矛盾学说的理论体系,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强调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更多

石鼓文

石鼓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gǔ wén战国秦的刻石文字。因刻在鼓形的碣石上,故称。共十块石,每块刻四言诗一首,体制与《诗经》相近,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形,因也称“猎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即“籀文”)。结构严谨,历来受到书法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禾石

禾石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shí/dàn1.秦代权衡谷物重量的标准器之一。"石"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参阅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秦始皇帝统一文字》。

私塾

私塾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shú中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有塾师自办的学馆,有地主、商人办的家塾,还有义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主要为识字教育,教材、学习年限、学生年龄都没有统一规定。

秦人

秦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 rén1.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仍沿用此称。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始皇(前259-前210)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 shǐ huáng (qián 259-qián 210)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嫪毐判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更多

秦诏版

秦诏版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 zhào bǎn1.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量上。也称秦量诏版。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咸阳遗址出土﹐山西左云﹑山东文登等地也曾有刻有秦始皇诏书的铜权出土。秦二世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它们证明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

端平

端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duān píng1.公正允当。 2.整理统一。

篆书

篆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àn shū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维管束

维管束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guǎn shù1.高级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其周围紧接着的机械组织所构成的束。分布在植物的根﹑茎﹑叶中。其作用为输送水分﹑养料和支持植物体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3132333435 共4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