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

采芝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zhī1.秦末有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见秦政苛虐,乃隐于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见《史记.留侯世家》﹑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后因以"采芝"指遁隐。名其歌为《采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称《采芝》。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采芝操>序》引《琴集》及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重华

重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òng/chóng huá/huà/huā1.虞舜的美称。《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孔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一说,舜目重瞳,故名。《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张守节正义:"﹝舜﹞目重瞳子,故曰重华。"后亦用以代称帝王。 2.旧喻帝王功德相继,累世升平。 3.岁星的别称。

金穰

金穰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ráng1.古代根据太岁星运行的方位来预测年成的丰歉。太岁星运行至酉宫(正西方)称"岁在金"﹐预示农业丰收。语出《史记.天官书》﹕"然必察太岁所在﹕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此其大较也。"

银海

银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hǎi1.银色的海洋。云﹑水﹑冰雪与日﹑月光华互相辉映产生的景色。 2.古代帝王陵墓中灌注水银制造的人工湖。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乃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3.道家﹑医家称人的眼睛。唐孙思邈撰眼科书《银海精微》二卷。 4.古代一种容量很大的银质饮器。

长者辙

长者辙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ng zhě zhé1.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閟蠋

閟蠋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zhú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死后,葬郦山,其墓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张守节正义:"今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后遂以"閟烛"指藏于墓室中的烛火。

阖闾

阖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lǘ1.即阖庐(?-前496)。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名光。吴王诸樊之子。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他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曾伐楚入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在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为越王勾践所败,重伤而死。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2.阖闾城的省称。

阿耨达山

阿耨达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nòu dá shān1.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阿锡

阿锡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xī1.亦作"阿緆"。 2.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汉书.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阿﹐细缯。锡﹐细布也。"《文选.司马相如》﹕"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李善注﹕"緆与锡古字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阿锡"。一说为齐东阿出产的细布。见明杨慎《艺林伐山.阿锡》。参见"阿缟"。

陆贾分金

陆贾分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liù gǔ/jià/jiǎ fēn/fèn jīn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后因以"陆贾分金"谓休官后平分家产与子孙以为生计。
3637383940 共9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