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众
七众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hòng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五不取
五不取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bù qǔ1.亦作"五不娶"。 2.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的女子不能聘娶。《大戴礼记.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王聘珍解诂:"取读曰娶。逆,谓悖逆。乱,淫乱也。刑人,谓以罪受墨﹑劓﹑宫﹑刖﹑髠刑者。恶疾,谓喑﹑聋﹑盲﹑疠﹑秃﹑跛﹑伛,不逮人伦之属也。丧妇长子,谓父丧其妇,其女子年长愆期者也。"子,古亦指女子。
五乐
五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è/yuè1.五种乐器。指琴瑟﹑笙竽﹑鼓﹑钟﹑磬。 2.五种乐器。指鼓﹑钟﹑铎﹑磬﹑鼗。
五事
五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hì1.指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谓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 2.使国致富的五件事。 3.决定战争胜负的五种因素。
五交
五交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iāo1.五种非正道的交友。指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
五伦
五伦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ún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
五体
五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tǐ/tī/bèn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4.指四肢及头。
五例
五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ì1.指《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五典
五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iǎn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3.泛指古代典籍。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五冕
五冕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miǎn1.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