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
三湘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iāng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2.指沅湘﹑潇湘﹑资湘。 3.指湖南。
与陈伯之书
与陈伯之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yú chén/zhèn bó/bǎi/bà zhī shū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将,梁军北伐时,作者替梁军主帅写信招降陈伯之。信中陈说归降与否的利害关系,宣扬梁朝的宽宏,最后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国景物打动对方,尤为后人传诵。陈接信后,即率部复归梁朝。
丘陵
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líng坡度比较缓和,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如中国的江南丘陵。
东林党
东林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lín dǎng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形成的政治集团。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得到一些士人响应,被称为“东林党”。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捕杀、迫害东林党,至1627年思宗即位才停止迫害。东林党与阉宦余党的斗争延续至明亡。
两江
两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jiāng清初江南省和江西省合称‘两江’,康熙后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三省地区仍沿称两江。
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fāng bā shěng hóng jūn sān nián yóu jī zhàn zhēn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坚持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反对国民党军进攻的游击战争。1934年8月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个苏区进行长征。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的统一领导......更多
向九铁路
向九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g jiǔ tiě lù从江西浙赣铁路上的向塘经南昌到长江南岸的九江。长163千米。其中南昌至九江段原称南浔铁路,1916年通车。全线现为京九铁路一段。是江西省北部交通干线。
复社
复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shè1.明末江南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明天启时江南张溥﹑陈贞慧等初结应社,崇祯六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苏州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南明弘光时,屡受马士英﹑阮大铖的迫害。清军南下,复社主要人物吴应箕﹑陈子龙等参加抗清,殉难。顺治九年,复社被清政府取缔解散。
室韦
室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wéi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庾愁
庾愁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chóu1.南朝梁诗人庾信,使西魏,阻于兵,留长安。北周代西魏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虽通显,而常有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意。后因称乡思或故国之思为"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