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户

杂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hù1.北魏至唐代户口的一种。其身分低于普通百姓﹐高于奴婢。

村哥里妇

村哥里妇的同义词反义词
cūn gē lǐ fù指平民百姓。里,里巷。

杜母

杜母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mǔ1.《后汉书.杜诗传》:"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遂以"杜母"称扬父母官。 2.石竹子的别名。

束杖理民

束杖理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 zhàng lǐ mín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来暮

来暮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i mù1.《后汉书.廉范传》:"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叔度,廉范字。后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板升

板升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shēng1.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析骸以爨

析骸以爨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hái yǐ cuàn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树德务滋

树德务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 dé wù zī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梨庶

梨庶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shù1.亦作"棃庶"。 2.黎庶,百姓。梨,通"黎"。

歌袴

歌袴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kù1.《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字叔度﹐为蜀郡太守时﹐"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以"歌袴"为歌颂官吏德政之典。
3637383940 共6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