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hé sān jiǎo/jué zhōu通常指黄河于1855年改道从山东出海后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顶端在利津以下的宁海,东南至小清河口,西北至徒骇河口。面积5400多平方千米,目前继续向渤海扩展。盐碱荒地连片,正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石油资源丰富,有胜利油田。

黑龙江

黑龙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hēi lóng jiāng亚洲大河,国际河流。因江水中溶解大量腐殖质水色发黑而得名。北源石勒喀河出蒙古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出中国大兴安岭西坡。两源汇合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注入太平洋的鄂霍次克海。长4370千米。流域面积184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约占48%)。额尔古纳河和干流上、中游段(乌苏里江河口以上)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天然界河。江宽水深,几乎全部可通航。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鳇鱼、大马哈鱼。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lóng shān wén huà/huā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

龙虎山

龙虎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lóng hǔ shān在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海拔200米左右。东汉道教祖师张道陵后裔世居于此,为正一道发源地。原有龙虎观坐落在山岩中,今存残垣。山有二十四胜景。山东南麓上清镇有上清宫、天师府等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林十八贤

东林十八贤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lín shí bā xián1.晋慧远法师与刘遗民﹑雷次宗﹑宗炳等十八人发起结白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因称"东林十八贤"。

八卦教

八卦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guà jiào1.白莲教的支派。始称收元教﹐为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其后传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称八卦教。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宣称"平胡不出周刘户﹐歳在戊辰﹑己巳年。"乾隆年间不断遭到清统治者镇压﹐教主刘省过(佐臣孙)等被杀害。嘉庆年间又一度盛行﹐教徒林清李文成等曾领导起义﹐改名天理教﹐亦遭镇压。其后分支馀派散在各处﹐义和拳即其中一支。

凤皇子

凤皇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huáng zǐ1.砚石名。山东省淄川县东北仙岩洞所出最上等的砚石。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 běi píng yuán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由黄河、海河和淮河等冲积而成。北起燕山南麓,西至太行山、伏牛山山麓,东临渤海、黄海并和山东丘陵接壤,南到安徽、江苏两省北部。面积3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黄河以北称海河平原,以南称黄淮平原。中国重要农业基地。富石油、煤等矿产资源。沿海产盐。

吴伯箫(1906-1982)

吴伯箫(1906-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bó xiāo (1906-1982)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威海市

威海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i hǎi shì在山东省东北部,北临黄海。1945年设市(曾名威海卫市)。人口43.7万(1995年)。为中国北方的优良海港。向为海防重镇。市东刘公岛有北洋水师提督署旧址。1894-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曾在附近海域进行。
4647484950 共5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