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式
体式的同义词反义词
tǐ/tī/bèn shì1.体裁格式。 2.体制法度。 3.字体式样。
体律
体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tǐ/tī/bèn lǜ1.体裁格律。
你唱我和
你唱我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nǐ chàng wǒ hé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②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
入话
入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rù huà1.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多为诗词韵语或小故事,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后代拟话本亦沿用之。 2.指引入正题的话头。
六家
六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jiā/gū/jie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 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列传(-zhuàn)
列传(-zhu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è zhuàn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后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主要记载帝皇以外的人物事迹。班固撰《汉书》时,取消“世家”一类而并入列传,为后世史官所沿袭。也有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传》、《外国·日本列传》等。
创体
创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àng/chuāng tǐ/tī/bèn1.谓诗词在体裁或格律方面的创新。
变体
变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tǐ1.谓改变原来的体式。 2.变异的形体﹑体裁等。
史体
史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tǐ/tī/bèn1.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
夜曲
夜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 qū/qǔ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johnfield,1782-1837)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十九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