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敖鬼馁
若敖鬼馁的同义词反义词
ruò áo guǐ něi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范蠡
范蠡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lí/lǐ春秋末期越国大夫。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越被吴打败后,随勾践到吴国做了三年人质。回越国后帮助越王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后离开越国,周游齐国,经商致富,别号陶朱公。
荆吴
荆吴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wú1.春秋时的楚国与吴国,后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汉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
荣叟
荣叟的同义词反义词
róng sǒu1.指春秋时隐士荣启期。
荣启
荣启的同义词反义词
róng qǐ1.春秋隐士荣启期的省称。
荣启期
荣启期的同义词反义词
róng qǐ qī/jī1.春秋时隐士,传说曾行于郕之野,语孔子,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
获麟
获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ò lín1.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 2.指春秋末期。 3.指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 4.喻指著作的绝笔。
菊池宽(1888-1948)
菊池宽(1888-1948)的同义词反义词
jú chí kuān (1888-1948)日本作家。京都大学毕业。曾创办《文艺春秋》杂志。1937年被选为艺术院会员。1942年任日本文学报国会创立总会议长和大东亚文学者大会议长,积极参与侵略战争活动。著有长篇小说《忠直卿的行状》、《珍珠夫人》和剧本《父归》等。
萑苻
萑苻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 fú1.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一说,凡丛生芦苇之水泽皆可谓之萑苻之泽,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后以称盗贼出没之处。 2.指盗贼;草寇。 3.水杨的别名。
萑苻遍野
萑苻遍野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 fú biàn yě萑苻:春秋时郑国的泽名,曾是盗贼出没之处。遍地都是像萑苻那样的盗贼窝。形容盗匪横行,出没各处,天下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