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年
末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nián1.老年;晩年。 2.指一个君主在位或一个年号的最后一段时期。 3.指一个朝代最后的一段时期。
末法
末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fǎ1.谓不能治本的法术。系儒家对法家刑名之学的蔑称。 2.佛教语。指佛法的衰微时期。 3.泛指宗教的衰微。
朱端钧(1907-1978)
朱端钧(1907-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duān jūn导演、戏剧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早年参与领导辛酋剧社,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参加复旦剧社。抗战时期任上海剧艺社以及华艺、同茂等剧社导演。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导演剧目有《孔雀胆》、《上海屋檐下》、《关汉卿》、《年青的一代》等。著有《导演技巧对话》、《舞台创作技法》等。
李悝(前455-前395)
李悝(前455-前395)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kuī战国时期政治家。魏文侯任用他为相,主持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平价出售。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但已失传。
杨墨
杨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mò1.战国时杨朱与墨翟的并称。 2.指杨墨的学说。杨朱主张为我,墨翟主张兼爱,是战国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
极昼
极昼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zhòu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个时期叫做极昼。
析骸以爨
析骸以爨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hái yǐ cuàn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枣庄市
枣庄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zǎo zhuāng shì在山东省南部、微山湖东,邻接江苏省,京沪铁路经过西境。1960年设市。人口345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有著名的枣庄煤矿。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在市南台儿庄展开。
桃李年
桃李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 lǐ nián桃李花争艳的年纪。比喻女子的青春时期。
梅雨
梅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yǔ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出现的长时期阴雨天气。此时恰是梅子成熟时期,故名;又因气候湿热,衣物易霉,也称“霉雨”。由于在6-7月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在此流域的上空与北方冷空气汇合,常维持一准静止锋系,而造成大范围的连续降雨甚至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