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国际

第三国际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ān guó jì又称“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性组织。随着第二国际的破产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三十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的成立。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第三国际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更多

第二国际

第二国际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èr guó jì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国际社会主义者于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代表大会,宣告第二国际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领导和影响下,基本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恩格斯去世后,逐渐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占据领导地位,第二国际日趋堕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支......更多

组员

组员的同义词反义词
zǔ yuán1. 小组的成员。如:小组将召开组员会议。

绿色和平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lù sè/shǎi hé/hè/huó/huò/hú píng zǔ zhī/zhì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性组织。1971年成立于加拿大,总部设在荷兰。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主要从事反对核试验和倾倒核废料、反对滥捕鲸鱼、反对污染环境等活动。每年召开大会。

联共(布)

联共(布)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gòng/gōng (bù )“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简称。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1898年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党章,选出了党的领导机构,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战胜孟什维克(少数派)取得胜利。1912年,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将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更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 guó zī chǎn jiē jí gé/jí mìng17世纪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被迫召开国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拒绝筹款。查理一世逃离伦敦,1642年向国会开战,爆发内战。克伦威尔率国会军连败王军,1646年俘获国王。后国王逃跑,1648年爆发第二次内战,王军再次失败。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死,5月成立共和国,建立了以克......更多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zūn yì huì/kuài yì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后不久,中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这次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更多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zūn yì huì yì huì zhǐ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内。为一幢二层楼的洋房,原是国民党军官的官邸。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召开遵义会议。建有遵义会议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bèi lì xiàn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mǎ gòng/gōng hé/hè/huó/huò/hú guó德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夺取政权,宣布实行共和。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制宪会议,建立以艾伯特为总统、谢德曼为总理的共和国政府。7月通过宪法,史称《魏玛宪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停止实施《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告终。
678 共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