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
九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shān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歧山﹑太行﹑羊肠﹑孟门。"金元好问《颖亭留别》诗:"七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施国祈笺注:"九山,案轘辕﹑颍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陉﹑大熊﹑大茂﹑具茨是也。" 3.指九嶷山。
九泽
九泽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zé/shì1.九州的湖泊。 2.特指北方的湖泊。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衮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养;翼州:杨纡;并州:昭馀祁。 4.泛称深渊湖泊。
九道
九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dào1.九州的道路。 2.古人指日月运行的轨道。 3.指九河。 4.犹言许多道。 5.九门学问。
九隩
九隩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ào/yù1.谓九州之内。
八州
八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zhōu1.指中国全土。我国自古有九州之称﹐自京畿而言﹐则为八州。
八薮
八薮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sǒu1.我国古代的八个泽薮。《汉书.严助传》:"九州为家,八薮为囿。"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升水不能救八薮之燔爇,撮壤不能遏砥柱之沸腾。"因八薮分布诸地﹐故也用以指八方或广阔的疆域。
六州
六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zhōu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 2.指唐时六州郡。 3.乐曲名。
六服
区有
区有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ōu yǒu1.指天下。区,区宇;有,九有,九州。
县内
县内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xuán nèi/nà1.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夏称县内,殷周曰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