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体

经济实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shí tǐ/tī/bèn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有公司、工厂、商店、银行、农场等形式。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单位。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zǒng liáng/liàng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的数量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经济成分

经济成分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 chéng fèn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组成部分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每个社会都有多种经济成分,其中一种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在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xiào yì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同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反映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效果。也叫经济效果。

经济表

经济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biǎo法国魁奈的主要著作。1758年发表。它用图表形式说明一国工农业两大部门生产的产品是怎样通过流通分配到社会各阶级手中,进入消费(包括生活上用和生产上用)的。是对社会再生产问题进行分析的最初尝试。

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shuāi/cuī tuì西方经济学中泛指经济活动全面下降。如美国,当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1.5%以上,同时失业率上升到6%以上,即称为经济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次较轻的经济危机都称为“衰退”。

给水

给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gěi/jǐ shuǐ供应生产或生活用水。

绝对成本说

绝对成本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jué duì chéng běn shuō/shuì/yuè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最先提出。认为各国(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他据此提出自由贸易学说。

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tǒng chóu fāng fǎ关于生产组织的安排和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要求在头绪纷繁的任务或工程中,通过网络图(或箭头图)的形式找出一条关键路线来,以便控制和掌握这些任务或工程的进程,从而提高生产安排和管理的科学性。自1965年起,经华罗庚的倡导,在中国许多部门得到推广和应用。

综合平衡

综合平衡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zèng hé/gě píng héng对事情的各个方面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合理的安排。大至国民经济,小至一个部门、企业或一项业务工作,都需要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就是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作出统筹安排,求得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地发展。
8687888990 共10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