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三三昧门

(术语)真言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为此观。

此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也。

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为体,具足三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

本体是诃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

下有邬字三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

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入。

”秘藏记本曰:“于心月轮之观,观净菩提心,除烦恼之心垢,明了见心之实相。

此时生我物之想,起我见之执,故为除此执,即作空观。

我今所观见之月轮为空,又恐为此反堕于空执,更宜作无相观。

更又观我斯心所得之净菩提心,已离造作之法,本来宛然而有之,本为我物,非今更求得者。

如是亡愿求之念,谓之无愿。

”此中前二释为遮情之释,后一释表德释也。

然前二释亦非无表德之义,空者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者万德轮圆无尽,无一别相之义也。

今此观法为遮行者之执,情以故前二者遮执情。

迷情遮了,方显性德其次第如此。

同钞四曰:“先于行法之初作之,次于行法之最中将入字轮观时再作此观,次于行法已,复作此观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274366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