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
(术语)梵语尾贺罗Viha%ra,毗诃罗,鼻诃罗。
寺原为官司之名。
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
”罗璧志余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
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
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
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
此中国有僧寺之始。
”西土称为僧伽蓝,僧伽蓝译言众园。
谓众人所居所,在园圃生殖之处,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经曰伽兰陀竹园祇树给孤独园。
是西域之寺舍也。
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创立伽蓝而名以招提之号,隋炀帝大业中改天下之寺为道场,至唐复为寺。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283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