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三藏
(术语)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
此三藏之根本皆佛说,于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
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于小乘,故于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诃衍藏Maha%ya%napit!aka,以对小乘之三藏。
是智度论之意也。
智度论百曰:“如摩诃迦叶于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
(中略)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
”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贪著小乘三藏学者。
”天台据之,于四教之中呼小乘教为三藏教。
然于小乘宗之中如经量部不许佛说之论藏。
谓论藏者如来灭后弟子之所说。
故世亲于俱舍论之初叙有部宗之义曰:“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
”此依经量部之意示论藏之佛说,非己所信,故置传字者。
因而众贤于正理论之初痛驳之。
今案结集小乘之三藏以三藏为小乘之别名,虽在佛灭后,而佛在世时,其教法中既有三藏分别之存在,其证文不一。
智度论百曰:“佛在世时无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迦Ma%tr!ka比丘。
”(摩多罗迦论藏之异名也)。
毗奈耶杂事十四曰:“缘在室罗伐罗城,时有苾刍名毛血。
(中略)见佛说法于三藏经说地狱苦。
”同十八曰:“三藏经中有疑处除我更无能答者。
”同三十四曰:“贼言:圣者仁是三藏。
持经律论耶?
苾刍亦同前答。
(中略)佛言汝等苾刍善闲经律论。
”此等皆佛在世之事也。
因是可知佛在世已有三藏之名矣。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290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