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艺
(杂语)白醉璅言曰:“少林寺当黄巾之乱,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公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
众笑其妄,僧运三尺棍,径入黄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
僧归,以其法授众僧而隐,乃紧那罗佛显化也。
由此少林以武勇闻,唐初王世充之败,僧与有功,而不愿官爵。
太宗遥授以将军之号。
”樵书九曰:“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伏牛,伏牛亦学于少林者,其次为五台,五台之传,本于杨氏女,所传杨家枪者是也。
”清一统志曰:“或云天竺迦佛陀禅师隋时至中国,隋帝于嵩山为起少林寺(或云:少林寺,后魏太和年建,隋文帝改为陟岵,唐复名少林,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后其徒昙宗等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者十三人。
僧徒常习武事,故技击有少林派。
”田雯游少林寺记曰:“六祖手植柏,柯叶贞萋,蔽亏曦景。
左右碑以百数,汉以前者率漫漶不可读,自晋迄唐,完毁半焉。
一碑刊唐太宗为秦王时讨王世充,赐寺僧御札。
盖当时僧之立武功者十三人,惟昙宗授大将军,其余不欲官,赐紫罗袈裟各一袭,此可补唐书之阙矣。
”案学佛者,当专修佛道不应兼习武艺。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297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