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

(术语)又作讳日。

人之死日,追怀其人,而忌逸乐之事,故云忌日。

礼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爱,忌日之谓也。

”注“忌日者亲亡之日。

”楞严经一曰:“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腋。

”同长水疏曰:“先王崩日,忌讳之辰,故云讳日。

讳忌也,以忌举吉事讳避其名也。

”释氏要览下曰:“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营会供养,即忌日之事也。

俗礼君子有终身之孝,忌日之谓也。

又谓不乐之日,不饮乐故。

或云讳日,或云远日(远日犹温曲礼,丧事先远日)。

释子死亡,可称归寂之日,盖释氏无忌讳故。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41773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