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
(术语)止观七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
”然忏为梵语忏摩Ks!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
四明之金光明经文句记三曰:“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
”悔过之译,不叶本义。
忏摩者请他忍恕之义也。
又谓发露已犯罪,则梵语提舍那矣Des/ayati或Des/anakarani^ya%,译曰说罪也。
玄应音义十四曰:“忏悔,此言讹略也。
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云忍。
谓容恕我罪也。
”南山戒疏一下曰:“忏悔,悔是此土之言,忏是西方略语,如梵本言忏摩也。
忏字非苍雅所陈,近俗相传故耳。
”寄归传二曰:“旧云忏悔,非关说罪,何者?
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
悔乃东夏之字,追悔为目,忏之与忍,回不相干。
(中略)恐怀后滞,就他致谢。
即说忏摩之言,必若自己陈罪,乃云提舍耶矣。
”有部毗奈耶十五注曰:“言忏摩者,此方正译当乞容恕,容忍致谢义也。
若触误前人,欲乞欢喜者,皆云忏摩。
无问大小,咸同此说。
若悔罪者,本云阿钵底提舍那A^pattides/ana%,阿钵底是罪,提舍那是说,应言说罪。
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悔是东语。
不当请恕,复非说罪,诚无由致。
”慧苑音义下曰:“忏悔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421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