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足王

(人名)贤愚经十一谓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

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

以足有斑驳故也,是为天罗国王之太子。

故曰斑足太子。

后为王,故曰斑足王。

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

第一法师为说四非常偈,普明王闻之而证虚空等定,斑足王得空三昧。

此斑足王即佛在世之鸯崛摩国罗An%gulima%ya前身也。

仁王经护国品曰:“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

一名斑足。

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

自登其位,己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

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

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

斑足王许之一日。

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十亿偈竟。

其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说偈言(即四非常偈)。

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虚空等定,还至天罗国斑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

时斑足王问诸王言:皆诵何法?

时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

王闻是法得空三昧。

九百九十九王亦闻法己,皆证三空门定。

”七卷楞伽经六曰:“昔有一王,乘马游猎,马惊奔逸,入于山险,既无归路,又绝人居。

有牝师子与同游处,遂行丑行,生诸子息,其最长者名曰斑足,后得作王。

领七亿家,食肉余习,非肉不食,初食禽兽,后乃至人。

所生男女,悉是罗刹。

”贤愚经十一曰:“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

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入山林中游行猎戏,王到泽上驰禽兽,单只一乘独至深林,王时疲极,下马小休。

尔时林中有牸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盛,思欲从王,近到其边,举尾背住。

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兽,力能杀我,若不从意,傥见危害。

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己,师子还去。

诸兵群从已复来到,王与人众即还宫城。

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斑驳。

师子忆识,知是王有,便衔担来著于王前。

王亦思惟,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取养之。

以足斑驳,字为迦摩沙波陀(Kahma%s!a-pa%da),晋言斑足。

”(此下说王食人肉,最后记为须陀素弥王得道(法华文句一)亦叙王事,与二经稍异)。

【参见: 须陀须摩】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629298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