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十门

(名数)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

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

六、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

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

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

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

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

出宗镜录三十五。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1875557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