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

(地名)梵名曷罗阇姞利呬城Ra%jagr!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

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毗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于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鹫山也。

智度论三曰:“问曰:如舍婆提(S/ra%vasti)、迦毗罗(Kapiavastu)、婆罗奈(Va%ra%n!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

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呼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

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为人,力能并兼诸国,有天下。

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

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

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

有言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

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

”(更有一复次释,述婆薮仙人故事)。

西域记九曰:“曷罗阇姞利呬城,唐云王舍,初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也。

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障罹灾。

防火不暇,资产废业,众庶嗟怨,不安其居。

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

修何德可以禳之?

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

今此细民不谨,致此火灾。

宜制严科以清绝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

寒林者,弃尸之处,僧谓不祥之地,人绝游止之迹。

今迁于彼,同夫弃尸。

既耻陋居,当自谨护。

王曰善。

宜遍宣告居人。

顷之,王宫中先失火。

谓诸臣曰:我其迁矣。

乃命太子监摄留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

时吠舍厘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修戎旅,欲袭不虞。

边侯以闻,乃建城邑。

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119822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