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能所
(术语)【参见: 十乘观】\n\n(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
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于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明阴妄正为所观之境。
观者观三千之能观智也,犹如槌。
不思议境者三千之妙谛,即所观也,犹如砧。
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
而阴妄之一念,犹如淳朴,何则?
以观解阴妄之一念,是三千之妙境(即不思议境)故也(即观)。
故此二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而更有一重之能所。
要之以能观智慧之槌与所观妙境之砧。
而锻现前阴妄之心之淳朴,使为三千三谛之妙体也。
指要钞上曰:“今更自立一譬。
双明两重能所。
如器诸淳朴。
岂单用槌而无砧耶?
故知槌砧自分能所。
若望淳朴。
皆属所也。
智者以喻得解。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15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