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心轮
(名数)九心次第转而成轮之意。
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谓心随境转,有九种之别也。
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谓“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也。
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
故成九心轮。
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境而转,名为有分心。
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为能引发。
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见心);
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等寻求心);
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等贯彻心);
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安立心);
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
势用心生,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返缘心);
既返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有分心);
名为九心,方成轮之义。
其中,见心通于六识,余唯意识。
有分心通于死生,返缘心唯得死。
若离欲者之死,唯有分心。
以既无我爱,返缘无所,不生顾恋也。
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
有恋爱故,若有境至,则心可生。
若无异境,则恒住有分,任运相续。
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
无性摄论第二卷,谓五识于法无所了知者,先说见心也。
复言见唯照瞩者,却结前心也。
”彼文无九心轮之名。
盖此名为起于慈恩者。
摄大乘论上成唯识论三等,引其中之有分识,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为巳说阿赖耶识之证。
又出于成唯识论述记第四本,宗镜录第四等。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54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