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曜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

九种照耀者之意。

又名九执。

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A^ditya;

二、月曜So%ma;

三、火曜Am!ga%raka;

四、水曜Budha;

五、木曜Vr!haspati;

六、金曜S/ukra;

七、土曜S/anais/cara;

八、罗[目*侯]Ra%hu;

九、计都Ketu;

是也。

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目*侯]计都,合为九执。

罗[目*侯]是交会蚀神,计都正翻为旗。

旗星谓彗星也。

除此二执之外,其余七曜,相次直日。

其性类亦有善恶。

如梵历中说。

”是即于七曜加使日月起蚀之罗[目*侯](即蚀神)、与计都(即彗星)二者,立于梵历之一种历象也。

嵩阳之梵天火罗曰:“按聿斯经云:凡人只知七曜;

不知暗虚星,号曰罗[目*侯]计都,此星在隐位不见,逢日月即蚀,号曰蚀神。

计都者,蚀神之尾,号豹尾。

”据此则可见彗星为蚀神(即罗[目*侯])之尾。

据唐书历志第十八,记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九执历。

此为类似所谓回回历及太阳历之一种梵历。

日曜为太阳,配之于丑寅方,月曜为太阴,配之于戌亥方,火曜为荧惑星,配之于南方,水曜为辰星,配之于北方,木曜为岁星,配之于东方,金曜为太白星,配之于西方,土曜为镇星,配之于中方,罗[目*侯]为黄幡星,配之于丑寅方,计都为豹尾星,配之于未申方。

又论其本地,谓日为观音(或虚空藏),月为势至(或千手观音),火为宝生佛(或阿噜迦观音),水为微妙庄严身佛(或水面观音),木为药师佛(或马头观音),金为阿弥陀(或不空罥索),土为毗卢遮那佛(或十一面观音),罗[目*侯]为毗婆尸佛,计都为不空罥索。

又有配之于人之年龄判吉凶之法。

出于七曜禳灾决等。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55830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