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袈裟
(衣服)又作赤衣,绛袈裟,赤绛衣等。
根本毗奈耶三十九,以青泥赤三色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
”是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为纯赤色。
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三种净。
毗奈耶杂事二十九曰:“时大世主闻佛去已,与五百释女,自剃头发皆著赤色僧伽胝衣。
”善见律毗婆沙二记末阐提身著赤衣,西域记一梵衍那国条谓:“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绛赤色,设诺迦,草皮之所绩成也。
”此皆指茜色者。
盖印度,律之五部,似各异其服色,舍利弗问经谓昙无屈多迦部著赤色,三千威仪卷下谓萨和多部著绛袈裟。
僧史略上谓汉魏之世,出家者多著赤布僧伽梨,为昙无德之僧先到汉土也。
以此征之,可见吾国早已用之。
密教亦重此色,陀罗尼集经一金轮佛顶像法下曰:“于其叠上,画世尊像,身真金色,著赤袈裟。
”要略念诵经曰:“谛观佛身犹如紫金,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被赤袈裟,跏趺坐。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641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