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观

(术语)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为道场观。

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

而就其器界言之。

则显密诸教所明,有三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三轮,则初为风轮,次为水轮,次为地轮。

此三轮之种子为[87BB][87A6][8740]。

摄大轨上曰:“最初于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

归命欠。

次上安水轮,其色如雪乳,啭字所安住。

归命鍐。

复于水轮上,观作金刚轮,忽置本初字,四方通黄色。

归命阿。

”但地轮之中,有[8740]字[876A]字[874B]字之三重。

三重虽为不同,然并是地轮之摄,故总称为地轮。

初[8740]字为金轮之种子,次[876A]字为火轮之种子,后[874B]字为八叶莲华之种子,八叶莲华者,须弥山也。

苏悉地出现品曰:“行者一缘想八峰弥卢山。

”青龙轨曰:“一缘而观总八峰弥卢山。

”略出经曰:“其山众宝所成而有八角。

”大日经疏十二曰:“先想八峰须弥山王,八峰谓四面周匝作于峰。

”八峰八角为八叶之标帜,故以须弥山为八叶莲华。

是即于[8740]字金轮上弥满八功德水,于其中出生大莲华王,即须弥山也。

而于[8740][874B]两字之中间观[876A]字者,军荼利轨曰:“为成变化莲华故,当观览字门,流散赤焰而成火轮,其形三角,渐引量同水轮。

忽然之间,从金龟背跃出八叶大莲华,金刚为茎。

”是为成莲华故。

观[87A9]字也。

已上为器界,已下为坛场,其八叶莲华上有八柱之楼阁。

千手仪轨曰:“于莲华上有八大金刚柱,成宝楼阁。

”即每叶有一柱,阁内安坛。

其坛形量随行者之意可也。

其形随方圆三角半月等法而不同。

其量有大小重重。

如摄真经所说。

于坛上更观八叶之白莲华,已上明所住之道场。

已下为能住之佛身。

即观吾身而为佛身也。

先于腰下想[8740]字,是即地轮黄色也。

于腰想[877A]字。

水轮白色也。

于胸想[876A]字,日轮火轮赤色也。

于发际想[87A4]字,风轮黑色也。

于顶上想[8779]字,虚空轮青色也。

阿字是本不生理之种子,落种子于地轮,则待水土之缘始萌,是故地轮上有水轮,虽有水土之缘,然必待日轮之[火*(而/大)]气,茎叶始具,故上有日轮(即火轮),虽有水土日轮之缘,然必待解脱之风而得具足生长,故上有风轮。

纵有水土日风,然皆悉坚实,何能使物生长?

故最上有空轮。

如是观五字于五处,即所谓五字严身也。

下自地轮,上至虚空,重重观置,而五大相互融通矣。

此率都婆放光,周遍于法界,为毗卢遮那之身,有种种之庄严。

坐于白莲华台,宝冠有五佛,舍那之身著白纱。

我自始至终种种之事亦如是。

若以本尊为本,则可以我为影。

以吾为本,则可以本尊为影。

观诸佛亦如是相融。

是三平等观之义也。

见秘藏记本。

道场观有二种:一理观,二事观。

于行者之身内观之,谓为理观,于身外观之,谓为事观。

器界及道场观为事观,佛身观乃理观也。

见秘藏记钞三。

为此道场观,用不空成就之成所作智定。

三摩地仪轨曰:“行者次应以成所作智三摩地想,于己身前观。

无尽乳海,出生大莲华王金刚为茎,量同法界。

上想七宝珍宝楼阁殿,如意珠以为庄饰。

(中略)毗卢遮那如来身色如月,首戴如来冠,垂妙縠天衣,璎珞庄严,光明普照,无量无数大菩萨众前后围绕以为眷属。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739956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