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

(名数)五种具德之海也。

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

旧华严经第三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众世界海,一切众生海,法界业海,一切众生欲乐诸根海,一切三世诸佛海。

”是也。

据华严经探玄记第三谓第一是所依之义,第二是萌发或积聚之义,第三是轨用之义,第四是行别或性别之义,第五是觉圆之义。

此五者,皆一即具余四,并深广无尽,具德难思,故称为海。

又约于染净,则佛界唯净,众生海唯染,世界及根欲亦净亦染,法界非净非染也。

约于人法,则众生及佛界是人,法界是法,根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乃至广作十门分别之。

盖佛自证之境,性海圆明,虽十十无尽,而不立十名。

所以唯托半数说之者,乃欲使人易信也。

案解深密经第五曰:“如来境界,谓一切种五界差别。

何等为五?

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调伏界,五调伏方便界。

”又菩萨地持经第八曰:“菩萨有五种无量,生一切巧方便行:一者众生界无量,二者世界无量,三者法界无量,四者调伏界无量,五者调伏方便无量。

”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亦举此五无量。

并广为解说。

是盖以五海原为三乘之教门,今托之,使易解华严一乘深玄幽旨之意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85740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