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阇世

(人名)又作阿阇贳。

王名。

旧称阿阇世。

新称阿阇多设咄路Aja%tas/atru,译曰未生怨。

佛在世之顷,摩竭陀国王舍城之治者。

父名频婆娑罗,母曰韦提希。

韦提希怀胎时,相师占之,谓此儿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

未生以前结怨之意也。

西域记九曰:“阿阇多设咄路王,唐云未生怨,旧云阿阇世,讹也。

”又名婆罗留支。

译曰折指。

父王闻相师之言,与夫人共谋于生日从楼上落于地,而阿阇世仅损指未死,故名折指。

法华文句五曰:“阿阇世者,未生怨,或呼为婆罗留支,此云无指。

”同记曰:“言未生怨者,母怀之日,已常有恶心于瓶沙王。

未生已恶,故因为名。

无指者,初生相者言凶,王令升楼扑之,不死,但损一指,故为名也。

”又名善见。

涅槃经曰:“提婆达多语善见太子,言国人骂汝为未生怨。

善见言:何故名我为未生怨?

谁作此名?

达多言:汝未生时,一切相师,占言是儿生已,必杀其父,是故外人悉号汝为未生怨。

一切内人护汝心,故谓善见。

”阿阇世既长,近恶友提波达多,幽囚父母。

见观无量寿经。

即位后并吞诸小国,威震四邻,建一统印度之基。

后因害父频婆娑罗王之罪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即平愈(见涅槃经十九),遂归依释迦。

佛灭后,五百罗汉,结集佛说。

王为之护法。

佛教之兴。

与有力焉。

普超经曰:“阿阇世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

命终,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

弥勒出时,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927192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