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入中国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
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
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
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
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
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
况明帝时,傅毅对帝所言,皆是佛书。
使先此未有佛书,毅何从而得之。
是明帝前,虽有其书,尚未盛行。
自白马既来之后,其说乃盛耳。
”宋朝类苑曰:“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
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
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
至正元又别录新经二百余卷。
元和之后,译经遂废。
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新贮西来梵夹,首令三梵僧诠择未经翻者,各译一卷,集两街义学僧评议,论难锋起。
三梵僧以梵经华言对席读,众僧无以屈,译事遂兴。
后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学,独得惟净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绝异,尽能通天竺文字。
今上即位初,陈恕建议,以为费国家供亿,愿罢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许。
讫今所译新经论学,凡五百余卷。
自至道以后,多惟净所翻也。
大中祥符四年,译众上言,请如元正造录,诏令润文官参知政事赵安仁与翰林学士杨亿同编修,凡为二十卷。
乃降赐太宗所作释门文字,令编其名题入录。
安仁等及释众再上表请御制释门文章,许之。
六年三月,赐御制法音前集七卷,共论次其文理,以附于先皇之次,而冠于东土圣贤集之首。
译经院置润文官。
尝以南北省官学士充,中使一人监院事,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
梵学笔受二人,译缀文二人,评议二人,皆选名德有义学僧为之。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294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