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

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

三业炎火,焚烧行人。

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清凉之名,正翻彼也。

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

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

”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

”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

是小乘戒之分相也。

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

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

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

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

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

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

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

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

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

”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

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

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32001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