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体三种
(名数)定戒体之性通大小乘而有三种:一色法,受戒之时,身口二业有发显之表色。
其表色依四大而生一种之色法,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无表色,又名无作色,是为四大所生,故为色法,而摄于色蕴之中是有部宗之义也。
二心法,受戒之时有发动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种子相绩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为戒体,是为依于受戒时之表色作用而起者,故附以色之名,然实为心法,大乘唯识论是也。
三非色非心法,彼无形质,故非色,彼无缘虑,故非心,即为非色非心之别法,是小乘成实论所立也。
已上三种之戒体,南山于四分律之当分,准于成实宗之所立,而立非色非心之戒体,自己之本意,依于大乘唯识之义而取心法之戒体。
又天台,于止观取心法,戒疏取色法。
但于小乘之有部大乘之唯识所异者,为性具之色,性具之心,而其意未见异于彼之二宗也。
梵网戒疏上曰:“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
”查询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324004.html